最近有同学问:大学经历缺乏亮点应该如何写实习简历?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吧!
招聘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,供需匹配才能“牵手”成功。
所以我们在准备简历时,一定要有针对性,要根据自己应聘的岗位来写,而不是把自己所有的履历往上搬。
即使是实习生求职,与应聘岗位要求匹配度越高,成功率也会越高。
面试官在进行简历筛选时,表面上是在看你的经历,其实是在透过这些经历看你具体哪些能力,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能力。
大体来说,这些能力包括综合素质能力及专业能力。
比如 沟通表达、团队协作、学习能力、逻辑思维、执行力 等是属于综合素质能力的,是一些通用能力。
而与岗位相关的技能就是你是否具备的专业能力了。
比如应聘编辑,你的文字能力如何?
应聘设计师,你会哪些软件?
应聘摄影师,你的拍照水平怎么样?
如果你实在没有与应聘岗位相关的经历,还有2种解决办法:
❶ 看看你的其它经历中有没有与之相近的。
比如在学校有没有什么班级、社团活动相关经历,有没有相关的大赛经历,或者参加了哪些项目或科研相关经历等。
在这些活动中,你负责的工作内容是什么,你做了哪些事,取得了怎样的成绩。
例如你想应聘HR,你曾作为学长在社团招新中宣传你的社团招募新生,新生入团后,你有没有帮带过他们,有没有组织过新社员培训,这些虽然看上去与企业HR工作没太大关系,但其实这些社团的工作涉及到了招聘、培训的一些内容。
❷ 看看你过往的学习生活中哪些事例是与岗位内容相关的。
比如你想应聘新媒体,但你没有从事过相关的工作,但你自己有运营自己的公众号,你喜欢上哪些APP,对它们都有些什么见解;
你想从事教育培训工作,没有相应经历,但你寒暑假时辅导过堂弟学习,并且在你的辅导之下,他的成绩有了怎么的提升?!
菌菌有次招聘市场专员,来了位应届生,她的确没有什么市场相关的实习经验,但她是某明星粉丝会的会长,组织策划了过许多诸如粉丝见面会、明星生日会之类的活动,还亲自设计宣传海报、做票务统筹等工作,这些经历也足以证明她具备一定的组织、策划和执行、宣传及团队协作等能力。
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的经历没有什么亮点,一些普通的兼职、家教、企业打杂都没什么份量,也不好意思往简历上写。
其实根据SMAT原则,并学会运用一些职业化的语言,这些看似平谈的经历也可以“高大上”起来。
比如你只是去派发单页,但如果你能说明这份工作你做了多长时间,通过什么样的方式,发放效果如何,是否促成了咨询和成交,为达到这些效果你做了哪些努力。
这些内容的介绍,可以看出你不是单纯的派发机器,而是在用心思考,努力做事,能看出你认真负责、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。
还有一些办公室的实习工作,许多同学觉得没什么可以写的,就是打杂,但如果你运用SMAT法则,把做过什么事,通过什么方法或工具来做,最后达成了什么样的(可量化的)结果,清晰的表达出来,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。
那么同学们学会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