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教育部统计,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,同比增加82万。
因为大环境的影响,很多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,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也紧缩了招聘政策。
根据以往应届生就业数据显示,公务员、央企、国企解决50%的应届生就业,另外50%的应届生就业靠私人企业,在2022年在线教育、地产、互联网等企业,因为政策或经济环境等影响,相继大规模裁员,很多知名企业甚至是整条业务线砍掉,同时紧缩或关闭应届生招聘编制。
难道应届生真的无路可走了么?
当然不是的,我私下和不同行业的HR打交道,发现有些行业一直处于“人才饥荒”中。
那么大学生需要做以下动作,破解自身困局。
很多人认为自己求职失败,只是在面试那一刻没有发挥好,殊不知从一开始就输了。
很多人以为求职的比拼是从面试那一刻开始的,实际上你的对手在了解招聘信息之前,就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,你是被动知道招聘信息,别人是提前知道自己想到哪里去工作,有目的性地知道了招聘信息。
所以,很早的时候你必须开始收集校园招聘的信息了。
a、你要确定自己是考公、央国企还是去私企,不同的方向,收集信息的方式和需要准备的方向,都大不相同。(补充:根据现阶段环境,公务员及央国企增加了一些就业编制。)
b、避开热门选项。不管是考公、央国企还是去私企,总有一些非常火热的选择方向,在舆论、潮流之下,虽然会有岗位激增现象,但竞争必定激烈,有时候避开热门,也许会获得一些机会。
c、出圈收集信息。什么是出圈收集呢?超出你所在圈子能知道的信息,你可以找已经从业很多年的学长、学姐了解行业信息,你也可以找工作10年以上的人进行付费咨询。
我举个例子,我有个用户二本毕业,我们认识的时候,他已经在一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做到了中层管理,通过我和他沟通,发现毕业时他的选择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了转折。
他刚毕业那会儿,应届生都瞄准了网络上名气很大的企业,而他通过这几家企业摸索到了他们的合作企业,这些企业要么是供应商,要么是投资企业,要么是那几家企业的客户,他将符合要求的企业罗列成清单,一家家去求职,最后终于成功入职,他入职的企业在民众、网友中并没有很大的名气,在行业里却数得上号,他的剑走偏锋给他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在我们信息准备充分的情况下,很多人会迷失于海量的信息浪潮之中,无法选择的状态下,干脆放弃选择,滑到哪算哪,并没有考虑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offer。
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,对于工作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。
比如有的人就想赚钱,那么让他去做公务员、科研、央国企,他只会觉得一辈子都循规蹈矩,比不上那些发财的同学。
比如有的人就想帮助更多人,让他天天去为了每个月的绩效奋斗,他会觉得企业太过于冰冷,太过于利益当先,他认为社会过于黑暗。
所以,从一开始,你必须了解,工作对于你来说是什么?不要感到羞耻,不管是赚钱也好,平平淡淡一生也好,扶贫一方也罢,都不寒酸。
比如,我最近在校招中遇到一个小伙子,他自我介绍说自己做了很多公益,通过深聊,他很坦荡地告诉我,他出身贫寒,一直靠着国家及好心人资助,读完的大学,他想回报社会,改变更多与他一样出身贫寒的孩子,他就适合做公务员或者老师,因为这2个平台才能实现他的夙愿。
过去10年我们国家发展得太快了,不止创造出了很多奇迹,同样也躁动了很多人的内心,互联网信息流通的速度也很快,总是听到很多年薪百万的消息,好像年薪百万很容易,好像年轻人没有一个年薪百万的志愿就很寒酸,不要那么想,不管任何的行业,刚入门时一定是不会薪水很高。
我们也要懂得取舍,有时候获得了稳定,需要放弃一下高薪;获得了高薪,可能要牺牲一下稳定;你只需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。
最近,针对新冠的政策采取了放开,除了病毒变弱外,更多的是为了恢复到3年前的市场活力,让钱流动起来,让人才流动起来,并吸引外部资金进入我国,相信2023年是更好的一年,应届生的机会也会更多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