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有空窗期,相信你一定在面试时被问过关于空窗期的问题。
作为一个多年浸淫在人力资源行业、对于各种面试和被面试已经见怪不怪的专业人士,我很清楚地知道,面试官对于空窗期如此执着的背后逻辑——无非就是担心咱稳定性不够高、有较长时间的空窗期还可能会在某些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、以及在入职时面临适应性差的问题。
但是我最近也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,就是,上有政策、下有对策——HR以前的那套面试方法,放到现在,已经没那么适用了,特别是关于空窗期这个问题。
作为一个非专业猎头,我遇到过不少空窗期短则2个月、长则1年以上的候选人,无一例外,他们都被问到了为什么会有空窗期、空窗期期间都做了些什么这一类的问题。
当然,无一例外,他们也都早早准备好了相应的说辞:
候选人A:家里有事,装修刚买的房子,所以耽搁了几个月。
候选人B:连续工作了好几年,我就想稍微休息两三个月,回老家陪陪爸爸妈妈,现在才刚开始投简历找工作。
候选人C:重新规划了自己的职业生涯,也参加了XXX培训,确定了之后的职业方向,所以时间比较久。
——你想要什么答案,我就能给你什么答案。
我就是想找份工作,既然你那么不想听到某些答案,那我完全可以完美避开这些错误答案
——我总不能说我投简历投了百八十份、找工作找了好几个月,一直到现在都没找着吧?
虽然有部分求职者会选择用所谓的“借口”来“掩饰”自己不那么体面的空窗期,但是以我深度沟通的有空窗期的几十个候选人样本来看,绝大多数求职者,那是真没闲着!
而且,他们觉得“不够体面”的空窗期,其实,真的没必要加以掩饰,因为真的再正常不过了!
一位港中文硕士候选人D,在裸辞后休息了大半年,突然决定要把自己的人生大事先给解决了,于是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他所谓的主线任务——相亲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、谈恋爱,找工作只是他这大半年空窗期当中的支线旋律。
另一位从事餐饮管理的候选人E,她说以前上班的时候天天忙地像陀螺,一直转个不停,毫无自己的时间可言。并且餐饮行业的特殊性导致了她几乎没有什么假期,干脆趁着裸辞之后的这段时间,疯狂旅行,3个月的时间,她从欧洲飞到南美,又再日本、东北转了一圈——放松身体的同时,也给自己做了一次深度的心灵按摩,她觉得超值。
当然,还有一位很有意思的小伙伴,他是结结实实在出租房打了整整半年的游戏,用他的话说,以前996加班没有自己的时间,这不好不容易有大把大把的空余时间,那必须得用来王者升级呀!
时代变了,空窗期是不是变得更普遍了我不知道,但我知道的是,空窗期这玩意儿,已经不再是能判断所谓稳定性、专业性等等的可靠标准。
空窗期已经不再是以往HR眼里的浪费时间、找不到工作,而是变成了年轻人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——放松身体和心灵、去尝试之前没有体验过的人生(打游戏、旅居等等)、完成人生中其他重要的事情,等等等等。
即使在很多人眼中是被“荒废”的,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们人生中宝贵的历程,不算是浪费和不体面。
就像多年前国外就已经流行GAP year一样,不少同学会在毕业之后给自己一个完整的学年,不继续上学、也不工作,就单纯的GAP 一年,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连续的工作并不代表就是积极的、向上的,有空窗期也不代表不够上进和稳定性不行。
空窗期的意义,可以有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