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够从面试官的需求出发来考虑问题,这种结果导向思维非常棒哟~
下面来说一下答案,面试官在招聘的过程中,只会在意一件事,就是你和招聘岗位的匹配度。
这个匹配度包括:
你的能力与岗位匹配,将来能够胜任这份工作;
你的性格与团队匹配,将来能够和团队一起更好的工作;
你的价值观与公司匹配,将来你更容易认可公司的文化,稳定性更高。
后两者是既定的,不大可能改变,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必要。
所以在求职前,我们能做的努力主要是,提高自己的能力,目标岗位需要的能力。
这个能力包括2方面:
硬实力:包括专业知识,行业知识;
软实力:包括各种综合能力,如沟通能力、抗压能力、协调能力、统筹能力、创新能力,等等。
这两方面的要求,每个岗位都需要,但不同时期不同公司的不同岗位,对每个能力考核的侧重点又会不一样。
比如文案、设计类的岗位,对统筹能力的要求就不会太高,更需要专业能力、抗压能力以及对用户的敏锐触觉;
比如销售类的岗位,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也不会太高,更需要抗压能力和沟通能力。
技术类的岗位,则会更看重专业方面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。
所以,具体每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,我们可以从企业的招聘简章中获悉。
如果刚好你目标岗位的招聘简章中呈现得较少,也可以通过前程无忧搜索同类型公司该岗位的招聘简章。
所以,我们再来回到问题上,面试官真的会注重你大学参加了多少文体活动,获得了多少奖项吗?
如果岗位需要你具备的能力,刚好你参加的文体活动有相关的经历,那么这样的经历面试官在意;
如果你获得了多少奖项,刚好这个奖项是专业相关的,能够证明你专业能力,并且你应聘的岗位也是需要这种专业能力的,那么这样的奖项,面试官在意。
值得注意的一点是,在面试官看来,实习经历会比校内经历,更有说服力,更能证明求职者的能力。
大学期间增加自己的见识,多体验多尝试,是好事,因为大学期间时间多,试错成本低。
但人的时间精力必然是有限的,明确一个目标,朝着目标去努力去尝试,最后的收益也会更大哟~